預計未來幾年在中國經濟中將發生的事件已被壓縮到短短幾個月內。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 COVID-19遍及全球,使人類團結在一起,共同分享了突出我們社會脆弱性的經驗。作為第一個應對危機的國家,中國在COVID-19之後的經濟復甦以及大流行已經加劇的社會變革中一直處於前線。政府數據顯示,儘管中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下降了6.8%,但穩定國內經濟的努力已經全面展開,我們的模擬表明,經濟活動 可能在第一季度見底。
隨著復甦的逐步形成,中國經濟格局構成的幾個重要轉變已經顯而易見,而COVID-19加速了先前的趨勢,迎來了我們可能已經實現的未來的到來。
COVID-19危機的爆發以來,中國社會經濟呈現五個加速趨勢,如:
1.數位化(Digitization)提升:數字工具已成為越來越流行的解決方案,從B2C擴展到B2B。
2. 全球曝光率下降(Reclining global exposure):國內市場技術和資本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3.內部競爭力增強(Rising competitive internally):技術和敏捷性促使贏家抓住行業價值的最大份額。
4.消費者變成熟(Consumers come of age):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變得更加審慎和健康意識。
5. 強化私營部門和社會部門 (Private and social sectors step up):私營部門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隨著社會部門的崛起而增強。
趨勢1: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
COVID-19不僅加速了企業對消費者(B2C)應用程序和渠道中的數字化,而且還促進了經濟中傳統上數字化程度較低的部分,例如需要實體互動的區域以及企業對企業(B2B)流程。
在COVID-19之前,中國已經是面向消費者領域的數字領導者-佔全球電子商務交易的45%,而移動支付普及率是美國的三倍。由於COVID-19,中國的消費者和企業已經加快了對數字技術的使用。根據我們對中國消費者的手機調查,危機爆發後,大約55%的人可能會繼續在線購買更多食品。Nike's在中國通過移動應用程序(APP)進行家庭推廣後,其在中國的第一季度數字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0%,而地產平台Beike表示,2月份虛擬現實陳列室中代理商推動的物業觀看次數比上個月增長了近35倍。
工作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通信平台DingTalk在一個季度中的月活躍用戶幾乎翻了一番,達到1770萬。在醫療保健領域,數字互動加速了在線諮詢的快速增長,部分是由於報銷政策的監管變化以及藥品銷售代理商和醫生之間更廣泛的虛擬互動。這些變化發生在5G技術的廣泛部署之前,這可能會促進數字工具的使用。
圖表1: 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
趨勢2:全球曝光率下降
地緣政治和經濟力量的混合已經在推動中國與世界之間關係的變化,疫情似乎正在加速這一趨勢。
在COVID-19之前,中國一直在減少與世界的相對接觸,因為大部分經濟增長是由國內消費產生的,供應鏈已經成熟和本地化,創新能力得到了增強。中美貿易爭端增加了風險和不確定性,2019年接受各種機構調查的公司中約有30%至50%的公司表示,他們正在考慮通過尋找替代來源或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地區來調整其供應鏈戰略。COVID-19加劇了辯論,一些政府呼籲關鍵部門的公司將其業務轉移回本國,並宣布財政支持方案以便利此事。中國美國商會調查的公司中有20%相信COVID-19可能會加速“脫鉤”。歐盟商會2月份發表的一篇論文強調了多元化如今已成為許多在中國的歐洲公司的首要任務。全球貿易和投資已急劇放緩,人員流動受到高度限制。
儘管有這些趨勢,但整體情況卻更加細微。考慮到中國市場的規模和增長潛力,為中國服務的供應鏈投資和創新足跡將繼續保持重要地位。中國方面將繼續要求全球技術投入,以保持生產力的增長。中國與世界之間的關係將取決於各方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和幾年中做出的決定。
圖表2: 全球曝光率下降
趨勢3:內部競爭力增強
中國領先的公司保留了巨額利潤和投資回報率,但激烈的競爭威脅著他們的地位。COVID-19將提高中國企業的競爭強度,帶來更大的回報和風險。
根據我們對世界5,000強公司的分析,在中國,排名前十位的公司約佔總經濟利潤的90%,而在世界其他地區,這一比例約為70%。這個領先的團隊由已經數字化並且擁有高度敏捷運營的公司組成,這些優勢在流行期間為他們提供了很好的服務。例如,阿里巴巴的Freshippo超市克服了供應緊張的局面,並遇到了在線水果訂單飆升的情況。富士康的敏捷性使其能夠將工廠運營轉變為掩蓋生產,保護員工並能夠比競爭對手更早地恢復生產。流行的短視頻平台TikTok宣布,當病毒達到頂峰時,它將僱用10,000名新員工。另一方面,實力較弱的公司,尤其是不夠敏捷或不懂數字的中小企業,容易受到現金流問題,失業和企業倒閉的影響。
圖表3: 內部競爭力增強
趨勢4:消費者變成熟
在COVID-19之前,中國富裕的年輕一代從未經歷過國內經濟下滑。該病毒迫使他們更加思考購買行為的支出、儲蓄和選擇。
在20到30年代,傳統上是中國消費增長的引擎,消費者對消費的態度在COVID-19之後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一項調查顯示,有42%的年輕消費者由於這種病毒而打算儲蓄更多。消費者貸款也有所下降,而五分之四的中國消費者打算在危機後購買更多的保險產品。儲蓄也猛增了-該國的家庭存款餘額比第一季度增長了8%,達到87.8萬億人民幣。同時,有41%的消費者表示他們計劃通過財富管理,投資和共同基金來增加收入來源。
該病毒還迫使人們進行權衡取捨,消費者尋求更好的質量和更健康的選擇:在我們的COVID-19消費者調查中,超過70%的受訪者將繼續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金錢來購買安全和環保的產品,而三個四分之三的人希望在危機後吃得更健康。
圖表4: 消費者變成熟
趨勢5:強化私營部門和社會部門
在2003年SARS爆發期間,政府和國有企業(SOE)是經濟復甦期間的主要參與者。現在,隨著強大的社會機構的出現,私營部門和領先的技術公司正在發揮更大的作用,為社會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這些機構為恢復工作捐款了數百萬美元。政策辯論還表明,COVID-19可能正在加速人們期待已久的土地,勞動力和資本市場的結構性改革。
在2003年SARS爆發後,國有企業是中國經濟的主要推動力,約佔中國資產的55%和利潤的45%。如今,私營部門為中國經濟增長貢獻了近三分之二,並創造了90%的新工作,這說明經濟實力平衡發生了重大變化。在COVID-19之後,政府與大型私營公司之間的共同努力發揮了主導作用。例如,支付寶和微信支持上海市政府啟動了“ Suishenma”健康二維碼,以幫助遏制該病毒的傳播。
這些行動說明了私營部門的增長,其參與具有國家重要性的活動的能力以及公私伙伴關係的潛力。同時,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和万科基金會等社會機構捐贈了數百萬美元,以幫助恢復工作。我們希望像這樣的社會機構在塑造中國未來社會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表5: 強化私營部門和社會部門
作者:Nick Leung是麥肯錫大中華區業務部主席; Joe Ngai是麥肯錫大中華區業務的執行合夥人; Jeongmin Seong是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合夥人; 喬納森·伍茲(Jonathan Woetzel)是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高級合夥人兼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