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27 全球印刷與包裝產業
2024年是紙漿、紙張和林產品產業至關重要的一年,該產業正面臨著由全球性挑戰、重要的監管節點和不斷湧現的新機會共同塑造的變革格局。從供應鏈中斷和自然災害,到諸如歐盟反傾銷裁決和歐盟爭議解決規則修正案等監管變化,2024年都注定是該行業發生重大變革的一年。對於需要提前進行規劃的從業人員而言,充分了解這一年的關鍵事件和發展趨勢至關重要。讓我們一同檢視2024年對該產業產生重要影響的關鍵時刻,並探討它們對2025年乃至更長遠未來的潛在影響。
拉丁美洲紙漿廠增建
拉丁美洲正日益鞏固其作為全球紙漿行業關鍵參與者的地位,這主要得益於一系列正在進行的大規模投資和擴建項目,這些項目正在深刻地重塑市場格局。該地區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桉樹生長,加上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具有成本優勢的營運模式,使其成為紙漿產業新發展的焦點。以下是該地區正在進行中的一些主要紙漿廠項目:
1. 巴西
Arauco在巴西的「蟒蛇」計畫-智利紙漿生產商Arauco正透過其宏大的「蟒蛇」計畫積極拓展其在巴西的商業版圖。該公司計劃在2024年底前獲得所有必要的營運許可。這項新建案將顯著提升Arauco的生產能力,並進一步鞏固巴西作為全球紙漿生產領導者的地位。CMPC在巴西的投資-CMPC正穩步推進其在巴西投資46億美元建設紙漿廠的項目,該項目預計將於2029年中期投入運營。該項目是巴西林業產業更廣泛增長週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預計到2028年將貢獻1054億巴西雷亞爾的經濟效益,以滿足市場對包括包裝和衛生材料在內的可持續紙漿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巴絲在南馬托格羅索州的擴建計畫-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巴絲公司正在對其在巴西的第三家紙漿廠進行可行性研究,該廠的計畫年產能為280萬噸,預計投資額將超過200億巴西雷亞爾。埃爾多拉多巴西在南馬托格羅索州的擴建計畫-J&F投資公司旗下的埃爾多拉多巴西公司正斥資250億巴西雷亞爾在特雷斯拉各斯新建一座紙漿廠。此舉將使該公司的年產能從180萬噸提升至440萬噸,進一步鞏固南馬托格羅索州作為紙漿生產中心的地位,並為當地創造重要的經濟發展機會。全球最大的紙漿生產國,巴西正透過大規模的投資進一步鞏固其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
2. 巴拉圭
Paracel在巴拉圭的新建工廠-Paracel正在建造巴拉圭首家大型紙漿廠,該廠計劃於2027年投入使用。該工廠將以該公司擁有的103,000公頃桉樹種植園為原料基地,標誌著拉丁美洲紙漿生產走向多元化的重要一步。
這些發展趨勢與全球市場對環保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不謀而合,反映了對永續發展的共同關注。憑藉著桉樹紙漿生產方面更快的成長週期和更低的成本優勢,拉丁美洲已成為滿足此市場需求的主要供應地區。然而,這種快速擴張也引發了人們對市場動態的擔憂。如果市場需求未能以同樣的速度成長,供應量的增加可能會對紙漿價格構成下行壓力。此外,這些大型計畫所帶來的環境和社會影響也需要謹慎的管理,以確保實現長期的永續發展。拉丁美洲新建的這些紙漿廠既蘊含著重要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許多挑戰,其中,Arauco、CMPC、Paracel、巴絲和埃爾多拉多巴西等公司正處於產業發展的前沿。可以預見,該地區日益增強的主導地位將在未來幾年內持續對全球紙漿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美國大幅提高對加拿大木材的關稅
2024年8月,美國商務部宣布大幅調高加拿大進口軟木的關稅,將綜合稅率從8.05%提高至14.54%。這項決定是美加兩國長期貿易爭端的一部分。美國方面指控加拿大木材產業受益於政府補貼,因而在美國市場上形成不公平競爭。關稅的上調預計將對相關產業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對加拿大的影響:
1.生產商的影響:更高的關稅無疑給加拿大木材生產商帶來了額外的財務壓力。他們目前已面臨市場需求和產品價格雙雙低迷的疲軟態勢,經營狀況不容樂觀。關稅上調可能導致加拿大境內更多工廠進一步減產甚至關閉,無疑加劇加拿大林業部門所面臨的經濟困境。
2.生產格局的變化:預計美國南部地區將自1970年以來首次在軟木產能上超越加拿大。這項轉變不僅反映了美國貿易政策的影響,也反映了野火和蟲害等其他挑戰因素對加拿大木材生產所造成的衝擊。
3.市場價格與供應鏈:關稅的上調可能會導緻美國國內木材價格上漲,進而對建築成本和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此外,由於進口商需要尋求其他替代貨源,或與加拿大供應商重新談判新的貿易條款,現有的供應鏈可能會面臨一定程度的中斷。
加拿大政府對美國提高關稅的做法表示強烈反對,並稱其「既不公平也毫無道理」。目前,加拿大政府正積極透過各種貿易機制對此關稅措施提出挑戰,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妥善解決這場貿易爭端,並儘可能減輕其對相關產業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這一事態發展無疑為北美木材市場增添了又一層複雜性,並將持續影響美加邊境兩側的生產決策、貿易流動以及整體經濟狀況。
市場混亂的2024
1.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勞工罷工以及各類自然災害嚴重擾亂了全球供應鏈的正常運作。
紙漿、紙張和林產品產業在過去的一年中經歷了劇烈的動盪。特別是在今年年初,海運業更是動盪不安。「紅海船隻遇襲事件」直接導致大量貨輪被迫放棄途徑蘇伊士運河的航線,轉而選擇繞行非洲南部更長的航線。根據GEP的報告顯示,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的海上運輸量出現了驚人的下降,降幅高達80%,全球高達62%的航運運力被迫選擇替代航線。受此影響,全球範圍內的海運運費也隨之大幅飆升。例如,正如ACT Research的高級分析師蒂姆·德諾耶所觀察到的那樣,從中國上海到美國紐約的貨櫃運輸成本就增加了兩倍多,從原先的3,000美元猛增至7,800美元。
2.芬蘭罷工事件
三月份,芬蘭爆發了罷工事件,直接波及並嚴重影響了該國的貨運和鐵路運輸業,這無疑給相關行業帶來了額外的運營困難。包括芬歐匯川和芬林集團等大型企業在內的多家公司被迫暫時關閉下屬的多家工廠,其中包括芬歐匯川公司位於科沃拉、勞馬和考卡斯等地的工廠。這些工廠的關閉不僅擾亂了企業的正常生產計劃,也對整個供應鏈的穩定運作造成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不僅如此,芬林集團旗下的凱米生物製品工廠還發生了一起重大的氣體爆炸事故,這進一步中斷了該工廠的正常運營,無疑加劇了其下游供應商和合作夥伴所面臨的挑戰。
3.美國東南部地區遭受大型颶風的襲擊
進入秋季,美國東南部地區又在短短幾週之內連續遭受了兩場大型颶風的襲擊,這使得相關產業面臨的營運壓力進一步增加。由於颶風侵襲導致當地港口設施受損、多條運輸路線中斷,以及大片林地遭受嚴重破壞,森林資源極其豐富的喬治亞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創。根據WSAV-TV通報,喬治亞林業委員會(GFC)初步估算,颶風「海倫」對該州造成的木材資源損失總額高達12.8億美元。這場九月下旬的颶風侵襲了喬治亞州境內多達890萬英畝的林地。透過查閱ResourceWise公司於十一月初,即颶風「海倫」過後,針對喬治亞州布魯克斯縣、埃克爾斯縣、朗茲縣、韋爾縣、傑斐遜縣以及麥迪遜縣等地所做的相關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各類木材產品組的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具體變化情況如下:松木紙漿材:與颶風「海倫」侵襲前年初至今的平均價格相比,每噸價格大幅下跌了72%。松木木片鋸材:與颶風「海倫」侵襲前年初至今的平均價格相比,每噸價格下跌了57%。松木鋸材:與颶風「海倫」侵襲前年初至今的平均價格相比,每噸價格下跌了49%。硬木紙漿材:與颶風「海倫」侵襲前年初至今的平均價格相比,每噸價格同樣大幅下跌了72%。
上述諸多事件均凸顯了供應鏈復原能力和事先做好充分準備的重要性。諸如此類的供應鏈中斷事件,無不強調了動態規劃、主動風險管理以及持續監測全球發展態勢的迫切需求。唯有具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的專業人士,方能有效預測並及時適應市場變化,從而在面對難以預見的危機時最大限度地保護自身業務。
4.歐盟加徵反傾銷稅
進入2024年,全球市場發生的一項重大轉變來自歐洲:歐盟宣布從中國進口的生質柴油和氫化植物油(HVO)加徵23.7%至36.4%的反傾銷稅。這項決定無疑將嚴重擾亂歐洲市場上生物柴油和HVO的最大進口來源地。因此,包括粗妥爾油(CTO)在內的多種原料可望重新獲得市場的關注。作為紙漿和造紙產業的副產品,這種先進的生物燃料原料很可能因生物燃料產業的格局變化而導致市場需求量顯著增加。受此項裁決的影響,包括歐盟和美國在內的其他地區的生物燃料市場預計也將快速變化。而這或將導致生物燃料的生產需求大幅增加,以滿足生物柴油日益增長的市場普及度,這主要得益於諸如《可再生能源指令》(2018/2001),亦稱RED II等法規和監管條例的推動作用。
隨著粗妥爾油(CTO,牛皮紙製漿製程的副產品)的市場需求和價值不斷攀升,生產商可望獲得全新的收入來源。透過充分利用CTO日益增長的價值,相關企業不僅能有效提升自身的獲利能力,還能確保在產業中保持強大的競爭優勢。將CTO用作生物燃料生產的主要原料,這項舉措無疑為那些致力於拓展產品範圍並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地位的生產商提供了一項重要的戰略優勢。伴隨著市場對生物燃料需求的持續成長,充分挖掘CTO的潛在價值,無疑將為生產商在生物燃料領域取得長期成功和實現永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回顧去年年初,全球共有187家工廠參與了妥爾油的萃取工作。然而,由於當時妥爾油的市場價格正處於歷史低位,且其產量和品質又會因木材種類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因此並非所有的紙漿廠都在積極生產粗妥爾油。儘管如此,利用CTO生產生質燃料的日益濃厚的興趣,仍然有效地刺激了妥爾油市場的活躍度。預計,伴隨著反傾銷稅的正式實施,這一市場趨勢還將得到進一步的加劇和強化。這一趨勢無疑為相關生產商帶來了可觀的長期成長潛力。透過將生物燃料的生產環節整合到自身的業務運營之中,企業不僅可以有效地實現產品多樣化,顯著提高盈利能力,還能有力地支持與其更廣泛的環境優先事項相一致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5.EUDR 修訂和延遲
雖然《歐盟毀林條例》(EUDR)已於2023年正式通過,但在2024年仍發生了一系列重要的進展。該條例最初計劃於2024年12月對大型業者生效,但其具體的實施時間表已分別針對大型企業(延至2025年12月)和小型企業(延至2026年6月)各推遲了一年。此次延遲是對國際社會普遍存在的批評聲音的回應。其中,中國對EUDR表達了明確的反對立場,其主要原因是擔憂共享地理位置資料可能帶來的潛在安全風險。這種情況無疑增加了中國出口商在合規方面所面臨的複雜性。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因為中國在全球貿易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尤其是在林產品領域。作為歐盟的主要供應國之一,中國向歐盟市場提供了包括家具、膠合板和紙箱等在內的眾多產品。透過「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管理超過30%的林產品供應鏈。任何與歐盟法規相背離的行為都可能對這些供應鏈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中國對歐盟法規的抵制立場可能會擾亂全球木材、紙張和紙漿產品的市場秩序,並有可能導致依賴這些材料的企業面臨供應短缺和成本上升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的反對立場與美國的立場不謀而合。此前,曾有27名美國參議員聯名呼籲歐盟方面推遲實施該項法規,並聲稱其構成了一種「非關稅貿易壁壘」。他們還發出警告稱,該法規的實施可能會嚴重干擾歐洲和美國之間高達435億美元的林產品貿易。
歐盟法規修正案中引入了一項新的「無風險」國家分類制度,其主要目的是為了簡化企業的合規程序。根據這項制度,從被列為「無風險」的國家採購原材料的企業,將無需提交盡職調查聲明或提供地理位置數據,從而大大簡化了相關的監管流程。然而,一些批評人士指出,「無風險」分類制度實際上有悖於歐盟法規最初旨在打擊森林砍伐和有效保護森林的初衷。這些變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企業的合規負擔,但也使得該法規更廣泛的氣候目標受到了質疑。展望未來,林產品領域的專業人士必須密切注意並準確預測不斷變化的監管環境。新的修正案以及圍繞合規性問題持續進行的各種辯論,都將要求相關企業在積極準備以滿足日益嚴格的環境標準時,務必保持高度的適應性和前瞻性。
合併、收購和撤資
1.國際紙業宣布將關閉其位於喬治敦的工廠-國際紙業公司日前宣布,計劃對其全球纖維素纖維(GCF)業務進行策略性審查,而此項審查的內容包括關閉其位於喬治敦的工廠。據悉,光是喬治城工廠一處,其絨毛漿的年產量就高達約30萬噸,而絨毛漿則是生產嬰兒尿布和成人失禁產品等個人護理用品的重要原料。
2.清水紙業以10.6億美元的價格將其生活用紙業務剝離出售給索菲德爾美國公司——今年七月,清水紙業公司對外透露,該公司已與索菲德爾美國公司達成最終協議,將以10.6億美元的價格將其旗下的生活用紙業務剝離出售。清水紙業方面表示,這項交易標誌著該公司正朝著成為北美地區領先的獨立紙板供應商這一戰略目標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3.APP成功收購MSS控股公司-摩根士丹利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與APP正式簽署了一份收購合同,根據該合同,摩根士丹利PE將其所持有的雙龍C&B公司大股東MSS控股公司的全部股份出售給APP。MSS控股公司旗下擁有Cody和Mona Lisa等多個知名的衛生紙品牌。該公司主要從事各類家用紙製品的生產和銷售業務,其產品線涵蓋了紙巾、濕紙巾、衛生棉以及尿布等多種類別。本次交易的總價值約為4200億韓元。
4.國際紙業完成對得斯瑪的收購-國際紙業公司透過成功競標,最終以72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英國領先的包裝公司得斯瑪的收購。這項策略性舉措旨在顯著擴大國際紙業在歐洲市場的影響力,並進一步增強其包裝解決方案的產品組合。
5.賽卡集團宣布收購舒馬克包裝的波蘭子公司-此次收購囊括了兩家堪稱業界領先水準的瓦楞紙板生產廠、兩家造紙廠以及三個服務中心,其總計可實現年產44萬噸紙張和年產5.35億平方米瓦楞紙板包裝的生產能力。
6.奧斯龍公司剝離其阿斯帕紙漿廠業務——奧斯龍公司已正式將其旗下的阿斯帕紙漿廠出售給了瑞典木材公司。此次業務剝離符合奧斯龍公司專注於核心業務並有效精簡營運的既定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