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流量:498071
                 
首頁 >> 印媒資訊 >> 科技趨勢
中國證卡票簽產業十年巨變
2015/10/30

中國證卡票簽產業十年巨變


來源:大中華印藝網

 

證卡票簽產業聯盟於8月3日在北京召開“證卡票簽這十年”座談會。到會者皆為我國本產業的資深領導或專家,是本產業十年巨變的親歷者和見證人。

 

參加座談會的有: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戴定一、公安部一所副所長于銳、公安部一所原證件室主任張怡清、國家電子標籤產品品質監督檢測中心主任兼中國智慧卡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羅洪元、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技術中心科研管理部主任王川、中國印章協會秘書長李瀟君、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證卡票簽產業聯盟理事長潘利華、中國銀聯產品部總工程師徐晉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資訊中心副處長李娜、中國郵政集團印製監管處處長董風陽、中電華大電子設計集團總裁助理劉勁梅、中國機動車檢測中心《中國防偽報導》雜誌社負責人王新玲、證卡票簽產業聯盟秘書長王耀華、證卡票簽產業聯盟副秘書長何淑偉。中國安防協會防偽分會負責人劉玫玫向會議提供了書面發言。

 

證卡票簽技術和產品作為人或物的識別載體,發揮著獨一無二的國家與社會管理職能;此外,作為人類高新技術的集中體現,自身也擁有巨大市場價值。近十餘年間,中國證卡票簽技術與產品融合了印刷、防偽、智慧識別、新材料、大資料、雲計算、internet+、移動技術等諸多高新科技手段,同時在探索著諸多新的應用模式,十年發展的速度令世界驚歎,給我國以至全球人類生活帶來極大變化。本文不涵蓋證卡票簽全產業,只是根據與會專家所處領域挑選幾個代表性的領域與大家分享。

 

二代居民身份證

 

二代身份證從啟動研究至今經歷了兩個十年。1994年啟動二代證研究2004年集中煥發是研究設計的十年,從2004年集中換發到2015是應用的十年。目前,截止到2015年二代身份證已發行14億張。

 

二代證技術採用了物理技術、電子技術和生物識別技術的多技術融合的方式。多種技術綜合應用於當前非網路和網路的複合環境,成為很好的社會應用平臺。目前看來,技術上除了受制于當時成本晶片太小外,其安全性經受住了實踐的檢驗。

 

十年的發展二代證在物理環境和數位環境結合的複合環境中進行了充分檢驗,在國民生活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儘管也存在一些社會應用認識不足的問題,但是十年的應用實踐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二代證技術延伸到電子護照、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電子臺胞證,為後來的電子證件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繼二代證之後護照、內地港澳通行證、香港往來內地的通行證、臺胞證都實現了電子化,也就預示著出入境的主要證件都電子化。

 

目前,電子車牌和二代證網上應用正在進行,電子車牌的國標預計今年年底會落地,二代證網上應用技術方案已經基本完成,下面會開展一定範圍內的試點示範。另外,在證件的安全上或者數位安全體系上,也在探索新的密碼,怎麼進一步加強證件晶片資訊的安全保護。

 

IC卡製造和應用

 

製造業方面,2000年國家質檢總局要求對於IC卡和讀寫機具實行生產授權管理。從2000年開始,截至2015年6月,全國拿到IC卡或讀寫器產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共有328家。其中卡製造企業100+,占30%左右;讀寫機具企業200家左右,占70%;少部分企業卡和讀寫機具都做。獲證企業主要分佈在東部發達地區:廣東126家,占38%,主要集中在深圳;北京41家,占12.5%;上海33家,占10%;浙江22家,占6.7%。全國二十一個省市有企業有獲證。

 

應用方面,IC卡是人與資訊社會的“通行證”,IC卡的應用與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因為人口基數大,我國行業大卡應用量比較大,各類IC卡已經發行多達100多億張。隨著智慧卡應用的全面拓展,提高了全民的資訊化意識。促進了互聯網在我國的廣泛應用以及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的發展,推動了服務型政府建設和資訊化的整個進程。二代證已經發行14億張,銀行卡僅2014年就發12億張,社保卡發行7.6億張,此外電信卡、城市一卡通卡也是應用大戶。從這幾個典型應用來看,與人有關的卡的應用比較普及的,發展的空間也越來越大。衛計委居民健康卡起步雖晚,目前數量不是很大,但在未來會有很大發展空間。此外,還有組織機構代碼、電子護照、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導遊證等。

 

金融IC卡

 

銀行卡的應用是過去十年行業應用最有代表性的領域。以中國銀聯為例。中國銀聯成立於2002年。從2003年起,整個銀行卡的受理、髮卡、交易量增長迅速。銀聯成立之初,社會零售業銀行卡使用占比不到5%,現在已經達到47%以上,北上廣等發達地區已經達到70-80%。目前,儘管微信、支付寶等新支付方式發展迅速,但是銀行卡使用的複合增長率,包括交易量、交易筆數,都保持著超過20%的增長速度,高於歐美等發達地區個位數增長。

 

過去十年是銀行卡技術升級的十年。2005年開始逐漸發展信用卡後,基於成本原因,IC卡並沒有發展起來。2011年3月15日,人民銀行發佈《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推進金融IC卡應用工作的意見》,要求2015年起商業銀行發行的銀行卡均應為金融IC卡,提出了明確的時間。因此2014年,銀行IC卡累計發行達到12億張,整個銀行卡累計發行超過50億張。從磁條卡到IC卡,提升了技術水準,降低了交易風險,也是非常必要的。

 

過去十年間,支付的多元化和協力廠商支付的蓬勃發展對銀行卡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是,相信未來一定時期內對支付安全的追求會讓支付體系逐漸規範化,各種支付方式在這個支付體系中會保持一定的占比。近年比較熱的移動支付,也有很多的技術模式,但是目前看來沒有一種能夠形成主導,未來也會在不斷的博弈中不斷前行。但是有一點是共識,互聯網時代用戶體驗至上。未來銀行卡服務,以及證卡票簽服務都需要使用者體驗方面設計出更好的產品和模式。

 

社保領域

 

1999年在上海發行第一張卡。1999-2004年社保卡初步起步,主要是標準的完善和管理制度的建立。社保卡起點高,從最開始就採用了國產晶片,接觸式CPU卡,技術穩定。從2004年金保工程啟動,社保卡開始結合系統推進。2011開始與人民銀行進行戰略合作,社保卡加金融功能,進入全面發展階段。2015年6月底,社保卡髮卡量接近7.66億,覆蓋全國56%的人口。

 

2014年起,社保卡開始進入發用並舉的階段。首先是在人社領域四大業務:勞動就業、社會保險、勞動關係、人事人才方面,提出了102項應用目錄,確定了47個試點城市。希望在2017年底實現在人社領域行業內全面應用。其次是跨地區層面,2015在推動省內異地就醫建設,2016年完成跨省的異地就醫建設。第三是行業層面,社保卡最初定義是人社領域為百姓服務。但是各地政府應用時通常是政府部門為老百姓提供服務卡。

 

未來目標是實現社保卡跨業務、跨地區、跨行業的全面應用。計畫今年年底社保卡發行到8億,下一個目標2017年底到10億,到十三五到12億以上,在應用在2017年底實現跨業務、跨地區、跨行業的全面應用。

 

目前社保卡面臨的問題主要應用場景衝突和重複,以及未來如何適應網路環境和非網路環境應用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目前行業卡應用普遍存在的問題,未來隨著技術的進步,將會探索不同的解決模式。

 

鈔票

 

在本次座談會舉辦之後的8月10日,人民銀行宣佈11月12日將發行新版100元人民幣,這是時隔十年後央行推新版百元紙幣。從2005年發行2005版第五套人民幣,到2015年十年期間,現金流通和銀行業金融機構對鈔票處理的手段發生了巨大變化,自動售貨設備和現金自動處理設備的發展,對人民幣的機讀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偽造技術的提高給公眾識別帶來了困難,因此必須不斷提高鈔票的防偽技術和印製品質,在保證國家金融需求的同時,努力提高與造假者鬥智鬥勇的水準

在防假幣方面,與會代表認為存在一個短板,即在人民幣點、驗設備這一塊,目前缺乏國家層面的統一管理,進入門檻較低。對鈔檢測的銀行機具,社會上有很多,雖然過去出過一些國家標準,但是沒有真正落地。真正要達到標準,該由誰來檢測,是不是達到標準,標準能進入幾級,不同環境下的使用是否遵循不同標準級別。代表建議,除了中鈔印製系統應該自建機具檢測中心、把好技術關外,國家認監委還應該出臺相應措施,如認證准入等。

 

結合國際上印鈔技術發展的趨勢,未來我國的鈔票印製恐怕也要大力開展關於生物識別、數位鈔票等方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其中,涉及到對相關技術的評價,人民幣技術的採用不是越多越好。比較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實現新技術、新工藝的結合運用;另一個問題是,人民幣印製、使用等方面的法律和行政管理關係問題。目前我們缺乏頂層設計。

 

有代表指出,近來國家印鈔系統表現的越來越開放。印鈔系統代表對此認同,雖然國家印鈔系統會嚴守人民幣法,用在人民幣上的技術不能對外;但是,可以給社會提供一些自我研製的、可用于高端證卡票方面的防偽和印製技術。中鈔系統非常重視今年十月在北京舉辦的第十屆證卡票簽安全防偽技術展覽會暨高峰論壇,中鈔系統將會有超過以往各屆的較大展示活動。

 

郵票

 

回頭看郵票的發展史,耐人尋味。1837年第一台電報機被發明,國際上就探討郵票是否會消失。此後時代更迭,技術發展,這個話題始終存在,郵票也始終存在。所以說回顧郵票過去的發展,可以說是“百顛不覆”。史上第一枚郵票是雕刻版印刷,現在還是雕刻版印刷,基本形式和技術沒有實質性變化。最根本的原因是郵票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具有文化屬性。社會雖然進入了數位化時代、網路化時代,對郵票的衝擊巨大,原有的郵資憑證屬性退化了,但是郵票的文化屬性沉澱下來了。

 

當然,這十年,傳統郵票印製也要與時俱進,也要跟上時代步伐,反映數位化時代特色。一些技術的採用不是以防偽實用為主,而是以趣味、文化和資訊擴展為主。如,唐詩三百首郵票,是世界上第一套多媒體郵票,三百多首詩在一版郵票上,用點讀筆點擊可以聽到每一首詩,還可以選讀。相信未來依靠工藝、趣味、藝術、收藏、技術這些因素的發展郵票可以重新煥發活力。

 

物流領域

 

證卡票簽在物流領域過去十年的發展就是物流資訊化的十年。從流程的透明化升級到智慧物流。互聯網到物聯網的升級,連結從IP到ID,對每一個要管理的物件都有一個身份識別的ID,給智慧物流帶來了支撐。作為一個高度市場化的領域,物流的資訊化進行了各種探索,找到了一條市場化的模式,積累了寶貴的行業經驗,對其他領域也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物流中的識別涉及到人和物的識別。其中人員身份識別是基於身份證。更多的是貨物識別、物流裝備如集裝單元託盤、集裝箱、貨位的識別。在這個過程中要解決兩大問題:一、體現效率。能夠在降低成本、提高速度的基礎上提高物流效率。二、分清責任。物流行業是高度分散,缺乏統一管理、市場重複化高。因此經驗就是,效率是企業內部的事情,需要一起解決的是分清責任。市場競爭本身沒有效率,分清責任,分清責權利,有公平的競爭機制,最後才能實現提高效率。這是物流行業在過去十年認識並推動的事情。近些年來,關於身份識別技術的使用,在物流領域內也有不同嘗試,也有做的不錯的案例,比如在酒產品服務方面。

 

戴定一會長提到了物流行業對幾個問題的經驗:一是集中與分散的矛盾。集中可以提升效率,但是會扼殺活力和創造性,分散有不必要的競爭,但是會適應活力、創新、市場化大趨勢。這是始終會面對的問題。二是責任和效率。要偏重責任界定去完成效率提升。第三,在身份識別時既要考慮新的技術,也要考慮新的模式、新的流程和新的法律。

 

國產晶片發展

 

證卡票簽過去十年的發展無論是“電子化”還是技術升級的,又或者是應用拓展的支撐都離不開晶片。證卡票簽產業在過去十年達到一個高峰,晶片製造業的發展是基礎。

 

從國產晶片的角度講,十年發生了質的變化。國產晶片從沒人敢用,到今天技術和應用各個方面都達到了世界級水準。2005年中國晶片出貨量不足2億,十年後的2014年底,全行業國產晶片出貨量達到42億。二代證晶片是0.35um CMOS工藝,現在到55納米,基本與世界水準拉齊,接下來將是40納米。

 

從應用形態上來講,產品種類多,應用形態多,從接觸卡到非接觸式卡,再到現在各種各樣的雙介面卡,都做出來了,而且做的非常好。目前的應用領域,只有一個還沒實現完全國產化,那就是金融卡,但是也已經開始一些試點工作。目前與國際相比,晶片還是處在一個跟隨、學習和適應的階段。但是隨著國產晶片的發展,未來相信差距會越來越小。

 

未來,無卡化可能是一大趨勢,最終可能每個晶片進入到物體中去,物體和物體之間通信依賴晶片,但是也許會有別的替代解決方案。世界在變化,我們滿懷期待。

 

印章

 

印章的產生就是為了防止偽造、防止詐欺。在東方,印章是事先的防控體系,以物為核心,不以人為核心。印章技術是幾千年來的發明,對人類文明做出了貢獻,而人類文明走到一定程度,印章造假變得很容易。過去十年間,印章從原來模糊認證的狀態發展到依據數位憑證和智慧卡的認證。在過去的十年,中國印章協會結合了CPU卡對印章的支援,私密金鑰不出卡,設計了一套電子印章方案,可以對印章的全生命週期進行管理。

 

但是,目前中國電子印章產業缺乏統一的管理,目前只有公安部的行政許可,缺乏技術認證,造成市場混亂,也迫切希望印章行業能夠規範管理,可以為國家誠信體系的建設發揮力量。

 

證卡票簽高峰論壇十年

 

今年正值證卡票簽安全防偽技術高峰論壇舉辦第十屆。證卡票簽論壇組織者是業界十年巨變的參與者、見證者。2004年,公安部根據治安管理的形勢,向部屬中國防偽技術協會提出了要求,希望能從防偽技術層面解決大型活動出入口安全管理問題。正是從那時起,原中國防偽技術協會和現在證卡票簽產業聯盟的秘書長王耀華一起策劃了證卡票券安全防偽高峰論壇,取得了意外成功。

 

在公安部、公安部一所、二所、三所、車檢中心、信產部、人總行、中鈔、郵票印製公司等單位的支援下,高峰論壇促成了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電子證件與門票技術評估項目的成功,以至於形成一種技術和應用模式,後來的國內的各類大型活動或區域管理的證件、門票都或多或少地研習這一模式。如今在這個論壇上,聚集了全球本產業的精英領袖,見證了世界和中國在本領域內十年來的巨大發展變化。中國日前的防偽技術發展,尤其是證卡票簽相關的產品技術發展,十年來快速追趕世界先進水準,雖然還有一定差距,但對未來發展,與會代表充滿信心。

 

總結已有的成功經驗,尋找存在的各種問題,探尋未來十年變幻莫測的發展前景。與會代表也相約下一個十年再聚會,再回顧下一個十年的發展。相關議題也會在今年十月召開的第十屆證卡票簽安全技術高峰論壇上繼續展開。

 

中華印刷科技學會入會事宜
 更多文章

紙與紙版統計
台灣印刷業統計
中國印刷業統計
 更多文章

2024 X-Rite Pantone FOCA 認證培訓 5/28,31
X-Rite Pantone FOCA 認證培訓課程(2024/5/9-10)
色彩管理與印刷標準化 技術交流聚會 - Idealliance Taiwan
Idealliance BrandQ 認證專家培訓(2019/07/16-2019/07/19)
印刷廠對選擇國際印刷認證的基本認識及好處
 更多文章

2022年日本印刷業銷售額為75,639億日圓
美國網路出版廣播與網路搜尋入口網站建置(2010-21)淨增加了 77%
2023年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回顧與展望
美國印刷機構2010–2021統計下降了 20%
美國圖書出版機構2010-2021統計下降了 20%
 更多文章

本會於113年10月4~5日舉辦2024台北印刷國際機材展「TIGAX24印刷傳播科技研討會」
本會與設計印象雜誌 2024/4/26共同主辦「台灣印刷界 男兒當自強/共創印刷包裝業未來」論壇
本會於2024/4/10召開「2024 中華印刷科技年報」審稿會議
本會於2024/4/15召開第十六屆第七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2024中華印刷科技年報」徵稿開始,延至113年3月22日截止,請踴躍投稿!
 更多文章

紙張特性介紹--絲流
供應鏈中名稱縮寫的那些事
條碼的歷史 The History of Barcode
紙張品名各地稱呼對照表
一般公司常用到的印刷方式
 更多文章

地址:23450 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 389 號 9 樓之2  電話:02-2926-3127  傳真:02-2926-3135  電子信箱:service@cags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