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出版界的宿怨與博弈
來源:出版商務週報
6月15日至19日,第22屆首爾國際書展在位於江南區的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首爾國際書展始於1995年,是韓國內規模最大的專業圖書博覽會,也是全球主要國際書展之一,每年均有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1000家出版單位展出上萬個品種的圖書、期刊、電子書等出版物。
今年,主辦方不僅邀請了93位演講嘉賓,而且組織了創下歷史記錄的122場活動。然而,這些都無法掩蓋韓國出版界的陳年宿怨和不和諧音。在展館轉一圈後,筆者愕然發現包括榮獲韓國首個布克獎的《素食主義者》的出版機構——創作與批評社在內的主要出版社都沒有參加本屆出版盛會。
了解韓國出版界的人都知道,韓國有“出版協會”和“出版人會議”這兩家法人團體。出版協會成立於1947年,目前擁有1235個會員社,為韓國的出版事業的發展和出版文化的向上提供幫助,促進國際交流和調查版權引進和輸出情況,增進會員的共同福利,出版發行《出版文化》、《出版年鑑》及相關圖書,開設出版相關的培訓班,版權委託管理,運營出版文會館等是出版協會的主要任務。
韓國出版人會議是為了提高出版自由,為出版文化的振興和產業發展,於1998年成立的隸屬於文化體育觀光部的社團法人,出版人會議的成立被圈內人認為是發難出版協會。
從成立之日起,這兩家機構之間的矛盾日益白熱化,而今年1月份,出版人會議向出版協會提議共同舉辦今年的首爾國際書展後遭到拒絕,於是本屆首爾書展成為了犧牲品,因為出版人會議旗下的會員社均沒有參加本屆書展。
有些圈內人說本屆首爾書展是“歷史上最差的圖書展”,究其原因,除了出版圈的不景氣和圖書定價制實行後打折空間大大縮減外,堪稱韓國出版界老大哥的出版協會和主要單行本出版社聯合成立的出版人會議之間的陳年宿怨給韓國出版界帶來了有一股寒流。
今年1月份,出版人會議向出版協會提議共同舉辦首爾國際書展,而出版協會斷然拒絕,其理由是“首爾書展是出版協會的活動,除了出版人會議,還有20多個出版相關的團體,在這種情況下,之和出版人會議聯手,會導致其他團體的不滿。”
從2007年開始,筆者連續參加了10屆首爾書展,作為版權代理人,本人每年都帶領不少國內出版社的相關人員在會場洽談版權,第一時間申請最新出版的圖書。而今年,因參加的韓國主要出版社不多,乘興而去的國內出版社編輯們都無法掩蓋驚訝與不滿的神色。
韓國出版文化產業振興院成立後,出版協會的作用逐年下降,地位也大不如前,明年出版協會換屆,這兩個機構之間的矛盾會進一步暴露出來。在調整供貨率、走出不景氣等急需解決的問題前面,兩個團體應該化干戈於玉帛,為明年的換屆和書展的勝利舉辦作出應有的努力。
然而這次的書展並沒有多少看點。筆者去了位於光化門的教保文庫,這是韓國最大的實體書店。今年1月份來逛時,好多空間在裝修,而這次呈現在我眼前的不是書店,而是一家圖書館。
教保文庫於1981年開業,當時的營業面積為3636平方米,陳列60萬冊圖書。從1991年6月至1992年5月,停業一年進行內部裝修,把營業面積擴大為8595平方米,為世界上單層面積最大的書店。
從去年9月份開始,進行幾個月的在裝修後,不僅書架的高度矮了70公分,還撤走了大量的書架,使得通道變寬了不少。而最大的變化是角角落落放置了300多個可以坐著看書的小桌椅,桌子上甚至設計了能放咖啡杯的小洞洞。
最讓我驚訝的是可以同時容納100名讀者的大桌子,據悉這張大書桌是用新西蘭進口的大型木材製作的,而這棵大樹在一個湖底地下沉睡了5萬年。
打開最新款式的筆記本電腦,喝著冰咖啡,坐在5萬年前的木頭桌子前,邊翻書邊敲鍵盤的人不在少數。有些讀者索性在面前堆了好幾本書,一本本饒有興趣地翻看。這與之前盤腿坐在地上看書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
和我一起逛書店的韓國出版社負責人說這裡是讀者的天堂、出版社的地獄。還說,讀者翻過的書稍有缺損就當做廢品退貨,讓出版社苦不堪言。而且,圖書定價制實行後,書店的話語權越來越大,為了找一個好的擺放位置,必須得和書店簽訂合同,而入口、暢銷書榜下面等好位置已經被大出版社瓜分。每一個平舖位置(不是碼堆)使用期限為30天,繳費50萬韓元(將近人民幣3000元),所以,書店只賣出擺放位也能收到豐厚的收益。
面對出版社的抗議,書店方則解釋說,我們為讀者提供的是服務,我們不是賣場而是文化空間。用舒適安逸的環境把潛在讀者吸引到書店裡來是好的舉措,可是作為最大的實體店,不能為出版社創利,顯然不是好的現象。欣慰的是,其他書店目前沒有紛紛仿效,還是堅持著傳統書店的經營模式。
今年5月16日,韓江憑藉《素食主義者》獲得了國際布克獎,韓國媒體、出版社和評論人集體狂歡,說這是韓國文學界的勝利,還說此次獲獎能為低迷的出版市場注入了一股活力,一時間洛陽紙貴。但是這一強心劑,面對出書品種的減少、定價制帶來的負面效應和整個出版界的不和諧時,顯然是無能為力的。到明年的出版協會換屆,出版協會和出版人會議這兩大機構,如何解決陳年宿怨,為韓國出版業的發展帶來真正的好處我們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