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
在巴黎,獨立書店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特別是海明威筆下那個“溫暖愉快的處所”——莎士比亞書店,已跟巴黎近300家書店,構成了這座城市魅力獨具的文化景觀和公共文化資源。
在法國3500家書店中,近3000家是獨立書店。儘管2012年其年營業額整體下降1.7%,但在這些書店中仍有16%能實現50萬到100萬歐元的銷售收入;38%可達到20萬至50萬歐元;22%在20萬歐元以下。
法國全國出版商聯合會負責人克利斯蒂納·德馬齊埃說,近年來,法國的實體書店同樣遭遇到網購和數字閱讀的衝擊,但由政府制定的法規和法令,這些書店在政策與財政上得到了一定的支持和保證。
從2007年起,法國就開始實行獨立書店品質標籤制,每三年進行一次職業評審和品質認證。認證委員會不僅包括政府代表,也有圖書行業的專家學者。在評審認證過程中,既要照顧到書店的地理分佈平衡,也要考慮在中小城市的比例。獲取品質標籤的書店可享受不少政策優惠,例如免交部分地方稅。
在法國,書店建設不是單純的市場行為,政府在稅收上對其有許多減免和補貼。例如增值稅,對一般商品會徵收19.6%,對圖書則只有5.5%,明年還將降到5%。此外,書店還不用交所得稅,圖書出版商僅繳納0.2%,即便是這部分的稅款,也會作為專項資金“反補”書店。德馬齊埃說,每年出版商和圖書印製商上交的稅費大約有3000萬歐元,這些錢全部用於補貼書店建設和法國圖書出口等相關事業。
法國的獨立書店大多規模很小,為避免獨立書店被大連鎖擠垮,法國政府對遇到困難的獨立書店實行直接財政補貼。同時,法國還創設了特殊擔保基金機制,幫助獨立出版商和書店以低利率、延長貸款期等優惠條件從銀行獲得所需貸款。今年3月下旬,法國文化部長菲裡佩提再宣佈了一系列的新措施:政府將追加900萬歐元扶持實體書店的發展,並建立獨立協調員制度,以確保實體書店與網路書店處於平等的競爭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