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流量:523389
                 
首頁 >> 印媒資訊 >> 包裝印刷與市場
不要包裝,自己打包,零包裝開始流行
2018/04/27

來源:包裝地帶

  “拒拿塑料袋”只是環保的第一步,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日漸加強,有越來越多人選擇零包裝消費,進一步減少浪費。

  不過,本地零包裝選擇始終有限,有心推出零包裝產品的業者亦面對不少挑戰。業者、學者和消費者受訪分享見解,從不同角度分析零包裝消費。本地是否可以盡快出現更多零包裝選項,關鍵在於業者和消費者是否願意為零廢棄生活出力。

  請問:每天丟掉的垃圾中,有多少是不必要的產品包裝?

  我們日常購買生活必需品,例如新鮮果菜魚肉和清潔用品,真的需要塑料或其他包裝嗎?

  想減少浪費,減少廢棄,務必要從產品包裝下手。本地面簿社團“新加坡零廢棄生活之旅”(Journey to Zero Waste Life in Singapore)專頁,會員常分享零包裝消費心得,例如少去超市,多上巴剎,而且自備容器;無論外出用餐或“打包”餐食或飲料,都自備容器和餐具。

  月初,記者向這些會員展開問卷調查,請他們分享零包裝消費面對的困難,以及關於零包裝消費的想法。完成問卷的會員共計101人,大家認為最難買到零包裝選擇的三類物品包括:日常用品如廁紙(72.3%)、乾糧如白米和麵粉(69.3%),以及個人用品如洗髮精(63.4%)。

  根據會員購物經驗:要買到零包裝食材,非得光顧巴剎和某些傳統雜貨店;食材之外的日用品,幾乎無法找到零包裝選擇,我國亦缺乏外地興起的零包裝或零廢棄商店。

  回到從前

  零包裝商店,聽起來新潮,其實不然。所謂零包裝,不就是古早街坊商店與傳統巴剎的營業模式?在塑料包裝和加工商品未普及化的年代,消費者自備容器如籃子或玻璃罐,並且直接把食材或產品放入容器帶走。

  這種消費方式能避免過度包裝造成環境負擔,在許多西方國家已經重新流行。本地雖未出現類似商店,但至少已有零消費概念,甚至有業者準備挑戰零消費模式,為顧客提供零包裝清潔用品和衛生用品。

  位於直落亞逸路,下週二(4月3日)開始營業的社企概念店The Social Space,將允許顧客自備容器購買洗髮水、潤髮劑、洗手液、多用途清潔劑、洗碗劑和洗衣液等10多樣天然萃取產品,品牌包括本地酵素品牌Ecosoftt以及新西蘭的ecostore。

  這些產品都會以秤重方式計價,店員會先給空容器稱重,裝好產品後再稱第二次;所有產品不設“最低消費”,要裝多少由顧客決定。每克的售價至截稿時間仍未確定,但The Social Space夫妻檔創辦人姚恩溢(35歲)和歐偉玲(35歲)強調:一定比預先裝瓶的便宜。

  姚恩溢說:“要吸引顧客,不能單以環保為賣點,也必須為顧客提供便利,價錢要有吸引力。我們希望鼓勵更多人有意識地選購一些對地球和社會更有益的產品。”

  其實,清潔用品和衛生用品之外,姚恩溢和歐偉玲原希望提供零包裝食品如堅果。不過,島國天氣炎熱潮濕,食品消費期限短,特別是脂肪含量偏高的堅果類,一定要24小時儲存在冷氣房內才不會變質。因此,他們決定從清潔用品和衛生用品做起,再提供其他產品。

  姚恩溢說:“店面空間有限,顧客也需要時間適應自備容器的購買方式。我們會根據顧客意見和反應,逐步調整產品種類。”

  從小處做起

  除了零包裝用品,The Social Space也售賣本區域多個社企以及獲得公平貿易(fair trade)認證的產品,例如本地精神病患者製作的陶瓷杯、印度尼西亞難民製作的首飾,以及以再循環塑料和斑蘭葉編織的籃子。

  此外,The Social Space設有美甲廊和cafe;歐偉玲三年前創辦美甲社企The Nail Social,無論The Social Space或The Nail Social,宗旨之一是為弱勢族群如單親媽媽,以及特別需要人士提供培訓和就業機會。

  零包裝概念貫穿全店,例如cafe不會提供即用即丟的杯子、餐具或吸管,也歡迎顧客自備餐具和杯子。某些產品如乾花雖然備有塑料包裝,但The Social Space會提供回收服務,回收的塑料也會交給廠商重複使用。

  歐偉玲說:“我們希望鼓勵更多人從小處做起,漸漸培養公眾意識。每天一小步,長遠就有不小成效。”

  供需問題

  公共教育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除非市場需求顯著增加,否則像The Social Space推出零包裝選擇的業者或許屬少數。

  南洋理工學院商業管理系副經理楊愛盈說:“零包裝商品的淨利視需求而定,淨利多少,要看顧客願意花多少錢購買零包裝商品。零包裝商品貨源有限,業者在尋找貨源和進貨都面對不小挑戰;達不到成本效率,就賺不到錢。”

  楊愛盈認為,和過去比較,本地公眾現在更了解哪些產品不會危及環境,以及產品採購方式是否符合商業道德(ethically sourced)。不過,公眾意識和行動之間仍有距離;知道是一回事,是否購買又是另一回事。

  她舉例:“沒有多少人在購物時,會先看產品是否有Fair trade(公平貿易)或Packaged with recycled materials(包裝選用再循環材料)等標籤,再決定是否購買。”

  對於業者來說,食安和產品素質也必須考慮在內。職總平價超市發言人在電郵訪問中指出:“使用多種包裝材料,例如保鮮膜、泡沫材料網、托盤和塑料袋,是為了減少產品損傷,同時保持產品素質,特別是新鮮果菜類如葉類蔬菜和玉米。一般來說,我們的新鮮農產品都由供應商包裝好再送到超市,但我們也認識到有必要減少產品包裝造成的浪費,所以會繼續和供應商合作,看看怎麼減少或去除不必要的包裝。”

  如何實行零包裝消費

  零包裝消費在本地未成主流,但不少注重環保的消費者都在能力範圍內選購零包裝商品。

  本地零廢棄達人張雪貞(Sandra)約五年前開始“減塑”,往“零廢棄生活”邁進。她除了選擇到濕巴剎買菜,也會在出發前擬好購物清單,按照清單準備所需容器和包包,包括親手縫製的輕質棉布包。

  布包可用來裝乾糧和水果,水分較多的食材如豆干,會放進她重複使用的塑料盒;蔬菜可用報紙包好,報紙可回收再循環;海鮮和肉類可放進塑料盒子,她也會攜帶有助保冷的冷藏包。

  張雪貞說:“我會嚴格要求自己照著購物單買東西,並且帶上四個購物袋。如果東西太多放不下,那意味著我買太多了,最後會造成食物浪費。”

  目前,濕巴剎提供多種零包裝果菜,例如葉類蔬菜、高麗菜、冬瓜、金瓜和紅蘿蔔,都沒有任何塑料包裝。不過,供應商為了保持食材新鮮,不少進口食材如金針菇和鴻喜菇一般都有塑料包裝。

  此外,售賣乾糧的攤販也習慣把麵粉、香菇、豆類和堅果裝入塑料袋,所以碰上自備容器的顧客,可能要花一點時間調整磅秤。

  張雪貞說:“攤販絕非不願意這麼做,只是不習慣。為了方便他們,我會避開人潮最多的時段。顧客較少,攤販更願意聊天,有時還會提供寶貴的烹飪貼士!”

  至於沒有零包裝選擇,一律使用塑料包裝的產品,張雪貞選擇拒買。她說:“消費者應該在拒絕塑料包裝盡一分力,畢竟產品拿回家後,塑料包裝就再無用途。巴剎裡有很多種農糧品,所以無論如何都會有一些零包裝選擇。 ”

  要得到更多“零包裝”和“零廢棄”貼士,請看張雪貞創辦的Mono and Co網站。

  外國零包裝商店

  零包裝開始盛行,全球各地近年開了不少零包裝和零廢棄專店,包括:

  台北:裸市集(Naked Market)

  2015年9月創辦至今,旨在“褪去華麗包裝,回歸食物本質”。商品包括西式烘焙食材、調味品以及來自不同國家的酒、醋和油,全以秤重方式計價,並鼓勵顧客自備容器。

  香港:Live Zero

  售賣超過120種產品如燕麥、麵條、米、油、醋、糖、鹽、香料、豆、堅果、茶和咖啡等,大部分為有機產品,此外有護膚品、牙膏和洗髮水等。食品以透明膠盒盛載,油品裝入防氧化的金屬罐。環保理念全面貫徹,收據以電郵發出,也歡迎公眾捐贈洗淨的瓶罐。

  英國倫敦:Bulk Market

  去年9月開張,除了以秤重方式計價的食品如米、麵粉、豆類、意大利面、乾果、穀類、香料和食用油,也售賣以再循環材料製成的產品,以及可取代塑料餐具、刮鬍刀和海綿等一次性產品的環保商品。

  美國奧斯汀:In.gredients

  2011年創辦,號稱是全美國首家零廢棄雜貨店,除了售賣零包裝食品、酒精飲料和家庭用品,也致力於減少垃圾,每月垃圾量少於3.7公斤。此外,店內400多種產品大多來自當地農場和廠商。

  荷蘭阿姆斯特丹:Ekoplaza

  今年2月開張,賣點是“無塑料包裝”,售賣700多種飲食和食材,其中包括果菜、酸奶、肉類、醬料、牛奶和巧克力。到了年底,Ekoplaza在荷蘭的74家分店都會推出“零塑料”架子,架上產品會以玻璃、紙皮或鐵製容器盛載,或以12週內就可分解,由植物製成的生物膜取代塑料包裝。

中華印刷科技學會入會事宜
 更多文章

2024年紙漿與造紙產業深度解析與回顧:產業鏈的劇烈波動
紙與紙版統計
台灣印刷業統計
中國印刷業統計
 更多文章

2024 X-Rite Pantone FOCA 認證培訓 5/28,31
X-Rite Pantone FOCA 認證培訓課程(2024/5/9-10)
色彩管理與印刷標準化 技術交流聚會 - Idealliance Taiwan
Idealliance BrandQ 認證專家培訓(2019/07/16-2019/07/19)
印刷廠對選擇國際印刷認證的基本認識及好處
 更多文章

2022年日本印刷業銷售額為75,639億日圓
美國網路出版廣播與網路搜尋入口網站建置(2010-21)淨增加了 77%
2023年台灣印刷包裝相關產業回顧與展望
美國印刷機構2010–2021統計下降了 20%
美國圖書出版機構2010-2021統計下降了 20%
 更多文章

「2025中華印刷科技年報」徵稿延長至2025年3月30日截止,請踴躍投稿。
本會於113年10月4~5日舉辦2024台北印刷國際機材展「TIGAX24印刷傳播科技研討會」
本會與設計印象雜誌 2024/4/26共同主辦「台灣印刷界 男兒當自強/共創印刷包裝業未來」論壇
本會於2024/4/10召開「2024 中華印刷科技年報」審稿會議
本會於2024/4/15召開第十六屆第七次理監事聯席會議
 更多文章

紙張特性介紹--絲流
供應鏈中名稱縮寫的那些事
條碼的歷史 The History of Barcode
紙張品名各地稱呼對照表
一般公司常用到的印刷方式
 更多文章

地址:23450 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 389 號 9 樓之2  電話:02-2926-3127  傳真:02-2926-3135  電子信箱:service@cags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