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專家最近討論了中國「利劍行動」環保政策對該國龐大的紙製品行業帶來的一些影響。
中國一直依賴進口回收的廢紙。總的來說,回收廢紙佔生產紙漿、紙張、面巾紙和包裝紙的67%,其中大約41%的廢紙來自進口。
但中國嚴格限制回收材料進口的決定令這個供應鏈被迫中斷。
市場研究機構Fisher International的高級顧問Tedd Powers上週在一次報告中說:「進口廢紙作為一種非常有價值和並且舉足輕重的商品,其供應鏈的持續性中斷將會對中國的造紙工業造成很大的損害。」
他還指出,這也可能對全球原漿供應造成很大壓力。
Powers說,2016年中國生產商進口了大約2850萬噸的回收廢紙,大約1200萬噸的材料是「漂白回收紙」,他將其稱為混合紙、新聞紙或各種辦公用紙。
Powers說:「取代1200萬噸漂白纖維,將需要耗用全球20%的原生漂白紙漿。」「簡直是震天動地」他說。
他承認這種簡單一對一的對比並不客觀,因為回收漿與原生漿在造紙機上的得率是不同的,所以生產商進口的原生漿肯定可以少於1200萬噸。但即使按照保守的50%來估算,也需要耗用600萬噸原生漿,取代這一體量仍然需要耗用全球漂白紙漿供應總量的10%。
Powers說:「這是一個全局性的改變。」
紙廠利潤飆升
中國主要造紙商特別依賴回收紙。據Fisher International稱,以玖龍為首的五家最大公司消耗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回收廢紙,其中包括在中國國廢和進口外廢。
「這對這些公司來說是個大問題。」他說。「這些都是非常強大、非常大、非常有影響力的公司,它們依靠回收廢紙的自由流動來保持紙機運行。」
那麼,這些公司在大規模的市場混亂中表現如何呢?幾大主要的造紙廠家已經收到了今年簽發的大部分進口批文,例如,在今年發行的第一輪批文中,玖龍獲得了將近一半的進口配額。
然而,進口廢紙的數量卻在大幅下降。根據「美國資源回收」此前的報告,在2018年初的兩個月內,中國進口了251萬噸回收紙,而去年同期大約467萬噸。
外廢進口量的下降正在產生影響。例如,中國最大的造紙公司之一理文上週宣佈,四條依賴再生紙漿的紙機將停機到6月4日。紙漿研究公司RISI報導,該公司在其停機函中提到了回收紙短缺。上週玖龍宣佈將收購兩家美國維珍紙漿米爾斯公司,這是該公司對美國紙漿工廠的首次投資。
有跡象表明,中國造紙商已經採取購買更多的原生紙漿來沖抵進口廢紙的缺口,但Powers指出,「但中國進口原生紙漿的增加量,並不足以抵消進口廢紙的減量。」
其結果是中國的造紙產量減少,紙廠倒閉,或通過囤積原料來豪賭一把。
但對造紙業來說,需求和產出的下滑並不一定是壞事,Powers說。他引用了中國最大的四家上市紙業公司的盈利報表(玖龍、理文、山鷹國際和晨鳴紙業),所有這些公司的營收和贏利都呈現暴漲態勢。
「至少現在,這些大公司活得很好,謝天謝地,」Powers說。「即使面對如此嚴格的進口限制,情況也非常好。」
他認為,營收的增加是因為這些公司壟斷了進口廢紙批文,大幅推漲成品價格,大紙廠在產業鏈中處於越來越強勢的地位。
國內因素
Powers指出,不僅僅是進口的污染導致了中國政府採取限制行動。他指出,世界銀行估計,到2015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固體廢物生產國。
據世界銀行估計,中國目前每年產生1億9000萬噸垃圾。但據估計,到2025,中國的垃圾量將翻一番,每年產生5億1000萬噸。這使得它遠遠高於排位第二的美國(預計2025為2億5600萬公噸)。
「這是中國必須解決的一個大問題,」Powers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