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商時報 以提出「微笑曲線」理論而蜚聲海內外的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日前以智融集團董事長的身分,應邀在工商協進會演講,談論企業的永續經營之道時,語出驚人的表示,他認為各行各領域的人都要有「兼」商的思維,只有透過商業交易的機制,才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價值,也才能對國家社會和時代做出貢獻。 儘管「兼商」之說,乍聽之下與「奸商」同音,的確具有媒體吸睛的效果。但仔細玩味,這樣的說法不只顛覆中國傳統思維貶低商人地位列於士、農、工之後的成見。更具意義的是,施董事長的論述,核心重點乃在於一個「兼」字。誠如他自己所說的,他的自身專業是工程師,但運用專業技術創業的過程中,其實已經同時「兼」做商人,才能把工程技術研發創新的產品進行價值轉換,而後才能做大做強本身的企業規模,同時又能夠透過市場機制,讓消費大眾享受⋯⋯物美價廉的新商品。 透過這樣的解析,施董事長的「兼商」之說,其實卑之無甚高論。但是姑不論歷來中國儒家的傳統思維,也曾一再鼓吹讀書人應有「兼」善天下之志;放在今天社會專業分工細密,如果沒有「兼」的概念與能耐,各行各業的人充其量只能窩在各自專業領域的象牙塔內獨善己身,既難以兼善天下,甚至根本難以培養兼士、兼農、兼工、兼商的視野與能力。 施董事長分享他由工「兼」商的心路歷程,也可以從其他的案例得到印證。猶記得在當年台灣資通訊產業風起雲湧蓬勃發展之際,不少工科專業背景的人士紛紛在新竹科學園區設廠創業。一開始他們只專注於產品的研發創新,但很快就發現如果欠缺良好的工廠生產管理,則產品的良率與生產成本,較諸技術本身,其實更具關鍵性的影響力。因此這些創業家們只好工「兼」管,趕緊補修管理學分。然而,緊接著這些創業家們很快又發現,光有好技術與好產品,如果不懂得市場包裝行銷,業績還是難有突破,於是在工兼管之外,還需要兼市,也就是要能熟諳市場遊戲規則,才不會陷入叫好卻不叫座的困境。 最後,這些學習能力強的創業家,在兼有技術、管理、市場的能量後,再度發現不論是要擴大經營規模與市佔,或者要確保永續經營發展,是否具備財務調度的專業能力才是關鍵。因此,要想成為科技新貴,工、管、市、財四大環節缺一不可,也就是兼長愈多勝算愈大。 在施董事長現身說法之下,不啻提供一條個人追求事業成功的路線圖。其中,原來不具備商業操作能力的人,除了應該努力學做「兼」商之外,當然熟悉市場經營模式的商人,如果想要有所精進突破,自然也應該以商兼其他專業領域。總而言之,如果能夠兼有更多的不同專業能力,無疑應有較佳的成功機會。 擴而言之,不只工程師要學習「兼」做商人,施董事長也提到,甚至藝術家也要做個「兼」商。畢竟美好的東西要跟大家分享,同時透過推廣也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與影響力,而不是只一味的孤芳自賞。除此之外,依循這樣的思維脈絡,即使是從事慈善工作,或投入社會志工服務,「兼」商此一概念依然可以適用。在多元化的台灣,存在有眾多非營利事業組織,一般而言這些社團都有崇高的理想和服務奉獻熱忱,但往往因為缺乏組織管理、活動行銷與財務規劃的能力,大大影響組織的動能和對社會的貢獻度與影響力。面對這種非營利組織的困境,近年來所謂社會企業或社會創業乃在全球蔚為風潮,強調的正是社團要想助人得先能夠自助,否則光靠不穩定的外界捐助,要想維持都有困難,更遑論要擴大影響永續發展。 透過這樣的辯證整理,施董事長提醒各行各領域的人,都要有「兼」商思維。但究其實,應不應「兼」商也許大家有不同看法,但是每個人是否能「兼」更多領域的專長才是重點。而要具備這樣的能耐,一般人除了要調整思維,教育體系上則應落實通識教育與技能培養。近年來台灣由於廣設大學,導致大學畢業生失業率居高不下,癥結之一即在於年輕人通識、技能兩不足。亡羊補牢的對策則應從提供機會,誘導鼓勵大學生多學點真本事,管他是兼商、兼農、兼工或兼士,自助人助才有可能找到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