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CES:全球市場如何看待3D打印?
來源:3D虎
盼星星盼月亮,小編終於盼到2016 拉斯維加斯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開幕了,經過精挑細選的參展產品多達5,000多種,參加者更是超過了150, 000人,這麼熱鬧的超大事項,千萬別錯過。下面就跟著小編通過幾個關鍵問題了解一下相關詳情吧。
今年形勢有什麼不同?
根據相關文章、報導,似乎可以看出今年的展覽主角是汽車、增強現實技術、物聯網、智能設備、可穿戴設備。看起來3D打印已經沒有往年那樣高的關注量。
3D打印已經進入低谷期了嗎?
3D打印兩大巨頭公司(包括其他一些企業)依然在努力,能否在今年的CES上看到成果還不得而知。去年,3D Systems和Stratasys都獲得了3D打印區最大的展台;前年,MakerBot的CEO,Bre Pettis甚至還在展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
然而今年卻沒有以往那麼風光了,隨著這兩大巨頭的股價創出新低,3D Systems宣布中斷Cube生產,退出消費端市場,Stratasys的MakerBot部門也進行了大量裁員,看上去也在逐漸把市場轉向教育等專業領域。
新面孔
對於工業產業來說,通常的看法都是:比起其他製造方式,3D打印速度太慢、成本太高、質量太低。顯然,每一個進入該領域的企業都希望改變這一概念。
在過去兩年中,有很多大型企業都加入到這一戰列中,包括德國博世、惠普、理光、東芝等等。他們投入了大量的技術開發資金,建立了生產、銷售、服務各項部門。此後,又有一些新手進入其中,比如Carbon3D,獲得了谷歌1億美元投資。
另外,中國也是極俱生命力的市場之一。一項預測表示中國今年的3D打印機銷售量將達到160,000台,而2015年全球3D打印機銷量僅有200,000台。今年3D打印參展商共有65家,其中至少12家都來自中國。
如何定位目前的發展階段?
關於未來將如何發展,或許我們能夠度過低谷期,繼續向前。據Gartner稱,3D打印將進入啟蒙上升期,但事實看上去並非如此。有人認為,現在這個時期被稱為能力提升期更為合適,對於3D打印來說,能力就是打印出更多實在的東西。回顧一下,2015年我們的確做出了一些成果,比如開發了一種全新的3D打印文件格式,3MF。
對於初創企業來說,有機會在展會上展示他們的產品,與其他與會者討論3D打印未來的發展形式。至於老手,他們也會出現在此,只不過不會花費很多時間來討論桌面3D 打印機。可以肯定的是,不久之後,我們便會得知這些企業的現狀、最新技術以及未來規劃。
對於關注3D 打印的人來說,他們更加在意的問題可能是機器背後的人員、流程、系統問題,企業將如何管理和支持服務?除了 方形的機器,他們還能夠帶來什麼價值?這些都是3D打印產業背後真正具有意義的問題,CES也是了解這些問題很好的媒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