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凹版綠色印刷變革來臨 標準施行初見成效
來源:中國標識網
隨著綠色節能理念的深入人心,其也愈多也影響傳統印刷行業,如凹版印刷。2014年12月1日,《環境標志産品技術要求印刷第三部分:凹版印刷》(以下簡稱:「凹版綠色印刷標準」)正式實施,拉開了凹印行業的綠色序幕,這預示著凹印行業正式進入綠色發展的攻堅階段,一場實質性的綠色變革即將來臨。
凹版綠色印刷標準的正式實施,標志著凹版綠色印刷有了明確的准入門檻,使中國凹版綠色印刷認證有據可依。
標準施行初見成效
自2011年中國實施綠色印刷以來,相繼推出了《環境標志産品技術要求印刷第一部分:平版印刷》和《環境標志産品技術要求印刷第二部分:商務票據印刷》,將「打造『綠色』印刷、複製産業」的號召付諸實踐。這幾年間,隨著綠色印刷標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印刷企業開始由被動變主動,關注綠色印刷,申報綠色印刷認證,2014年11月,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和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聯合召開的「2014綠色印刷宣傳周」上發佈的《2014年實施綠色印刷成果報告》中顯示,已有超過700家印刷企業通過了綠色印刷認證。
在此勢頭下,凹版綠色印刷標準的推出顯得更加順理成章,許多凹印企業似乎早已做足了準備,整個凹印行業已經形成穩固的綠色意識,大家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凹版綠色印刷標準,一些大型凹印企業已經著手凹版綠色印刷認證工作。
2014年底,由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凹版印刷分會牽頭,組織行業專家和評審專員組成審查小組,通過材料審核、現場評估等環節對申請綠色印刷認證凹印企業進行審查,幷于2015年春節前順利完成了第一次凹版綠色印刷認證工作,據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凹版印刷分會副秘書長馬平東介紹:「首批有20多家凹印企業獲得凹版綠色印刷認證,幷將于3月中旬正式公布這些企業名單。」據了解,有多家大型的知名烟包、軟包裝凹印企業榜上有名,如深圳勁嘉、汕頭東風、上海紫江、浙江誠信、江蘇彩華等。
可見,凹版綠色印刷標準施行初見成效,爲中國綠色印刷體系的完善注入了新活力,爲更多凹印企業走上綠色印刷之路增强了信心。
問題仍需面對
從中國凹印行業發展現狀來看,凹印企業數量衆多,但實力却參差不齊,規模以上企業只佔極少數,面對統一的行業標準,必定衆說紛紜,兩大共性問題被反復提到檯面。
客觀看待成本
不得不承認,短期來看凹印企業很難化解實施綠色印刷所帶來的成本上升。對此,專家建議:凹印企業可密切關注國家或地方相關部門出台的政策法規,爲企業實施綠色印刷爭取更多「綠色」資助。
凹印企業應正視成本問題,短期內凹印企業開展綠色印刷無疑會導致成本上升,但從長期來看,綠色印刷是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而且在經歷一段時間的改進、提升之後,企業的生産、管理各環節都會更加規範,印刷質量和生産效率都會有所提高,所以成本也會逐漸下降。
對于中小型凹印企業而言,也不必在短期內全面投資,完全可以從一些投資少、在短期內收益快的小事做起,比如對廢油墨、印刷廢液進行處理,回收的溶劑可再用于清洗印版、墨槽等。某凹印企業將日光燈換成T5節能燈,用電量比之前節約30%左右,一年就節省電費十萬餘元。
對于一些實力較强的凹印企業而言,應時刻關注市場上的新技術,比如陝西北人已經成功地將熱泵技術應用到凹印機的乾燥系統,通過該技術能够回收有機廢氣中的熱量,使熱量得以充分利用,可以節約70%的乾燥能耗。還有卷對卷無版縫凹印技術、凹版油墨在綫回收技術等都能够幫助凹印企業達到節能降耗、降低成本的目的。
積極向標準看齊
行業專家建議,凹印企業作爲實施綠色印刷標準的「最終執行方」,要積極主動地通過多渠道獲取綠色印刷知識,更加深入掌握標準內容,依據標準要求,加强自身環境管理體系和質量管理體系建設。
在原輔材料使用方面,凹版綠色印刷標準對其進行了規範要求,而原輔材料主要由專門的供應商來提供,對于凹印企業來說,只要找到正確的采購渠道、合理選擇原輔材料就能達到標準要求。此外,2014年起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在中國印刷行業網上建立了「綠色印刷查詢中心(信息庫)」,供企業查詢,幷接受社會監督,根據已經實施的凹版綠色印刷標準,目前已開始凹版綠色印刷原輔材料産品的徵集工作,爲凹印企業順利通過綠色認證提供更多便利。
在具體工藝方面,大部分凹印企業可以從低成本或零成本、但能够獲得標準認證分的方面做起,比如,凹版綠色印刷標準中規定集中配墨可加3分;控制張力、調整合適的印刷速度可加2分等,這些都無須凹印企業做出任何投資,只需對印刷生産管理稍加規範即可。
2015年,注定是凹版綠色印刷年,凹印企業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自覺實施綠色印刷,積極申報綠色印刷認證,爭取早日獲得中國環境標志産品認證資格證書。一場偉大的綠色變革正式開始,凹印企業應以更積極的心態和行動,創造凹印行業的綠色新天地。
|